病例详情

病史介绍

患者,男,59岁,

主诉:“腹痛2月,加重伴呕吐1月”年1月13日入院,

既往史:体健;个人史:无特殊;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余未见异常,近一月体重减轻7kg。

肿瘤标记物:CA:.4(U/ml)↑。

生化检查:TBil.7(μmol/L)↑,ALT.0(U/L)↑,AST.0(U/L)↑。

.01.16腹盆腔CT(平扫+增强)示:胰腺钩突部位有一个病灶,边界不清晰,大小3×2cm。

腹盆腔CT.01.19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镜探査,开腹扩大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动脉优先入路)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吻合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理:ⅡB期pT2N1M0。胰头钩突部中分化导管腺癌,癌肿大小3*2.5*2cm,脉管内可见癌栓,并可见癌浸润神经丛;癌周胰腺组织呈慢性胰腺炎改变,各断端均未见癌;胰头周围淋巴结可见癌转移(1/17);其它各组淋巴结均未见癌转移;(肠系膜上动脉右侧神经丛0cmlcm、2cm、3cm、4cm和腹腔干右侧神经节)送检神经组织和纤维脂肪组织中未见癌。免疫组化:CK7(弥漫+),CK20(-),MUC-1(+),MUC-2(-),MUC-6(灶状+),MUC-5AC(弥漫+),CA19-9(灶状弱阳性),E-cadherin(弥漫+),HER-2(1+),P53(-),Smad4(-)补充病理:(补取肠系膜上静脉血管断端)送检胰腺组织中可见癌浸润。术后病理.03.13腹盆腔CT(平扫+增强):腹腔内以及局部和肝脏均没有见明显的复发和转移。腹盆腔CT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肿瘤标志物.3.15-.7.cyclesGS方案。化疗方案1(吉西他滨+替吉奥),化疗时间(.03.15-.07.31,共6周期)。.12.12腹盆腔CT(平扫+增强):肝脏,腹膜淋巴结等没有复发和转移。腹盆腔CT.03.27病情进展,腹盆腔CT(平扫+增强):无复发和转移。腹盆腔CT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CA升高。肿瘤标志物.10.18-.4.cyclesmFOLFIRINOX方案。化疗方案2(mFOLFIRINOX):化疗时间(.10.18-.04.25,共8周期)。.12.10腹盆腔CT(平扫+增强):腹腔内局部复发,淋巴结肿大,肝脏无明显转移。腹盆腔CT.05.20病情进展,腹盆腔CT(平扫+增强):局部淋巴结,肠系膜有转移迹象。腹盆腔CT.05.23PET-CT检查:大网膜,肠管,浆膜面,右侧前腹壁代谢增高,怀疑肿瘤转移。PET-CT检查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肿瘤标志物.5.27至今AG方案。化疗方案3(吉西他滨+紫杉醇):化疗时间(.05.27-.09,共4周期)。.11患者死亡。

总结观点

01

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有手术切除、放化疗,由于胰腺癌病情隐匿、病程进展快、恶性程度高等特点,很多患者发现即是晚期,导致胰腺癌的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死亡率高。

02

在采用传统放化疗的基础上,可以辅以基因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一系列方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jg/102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