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更多有健康需求的人参与到大肠癌的预防行动中,我院与附二医内镜中心的林李淼主任沟通,本周日(4月2日)到我院坐诊,需要做胃镜、肠镜朋友可以与我们电话预约。联系/。 肠镜篇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的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两类。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每诞生25个婴儿,日后就将有一人患大肠癌。在我国,近20年来,随着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的影响,大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全国每年约有4.75万人死于大肠癌。但在大肠癌的治疗效果上,中国还远远落后于美国,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忽视筛查,导致发现病情晚。 林李淼 (副主任医师) 林李淼,温州医院消化内科消化道早癌亚专科主任,温州市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兼秘书,温州市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道早癌学组组长,浙江省消化内镜学分会超声内镜学组成员。 擅长于食管、胃、大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治疗,食管胃大肠粘膜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消化道狭窄的内镜下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内镜治疗,消化道疾病的超声内镜下诊断和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的内镜治疗。 早筛查是防癌法宝 早期筛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通过筛查发现的肿瘤绝大多数都属于早期,而良性结节或癌前病变的大量检出并治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进一步癌变的数量。 “做一次肠镜检查,可有效预防大肠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院长徐瑞华教授以自己做防癌体检的经历举例说,大肠癌是预防效果很好的癌种之一,出现癌前病变后,一般需要5年~10年才会发展为癌症。因此,超过45岁的人做一次肠镜检查,“可保至少5年安全”。 因此,一旦出现便血、肛门疼痛、肿物脱出、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医院检查,拖延不治或盲目治疗,只会使病情不断恶化,早发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才是防治肠癌的最有效途径。 高危人群更要警惕 临床观察发现,大肠癌早期常没有临床症状,或仅有便血等疑似痔疮的症状,因此肛肠科专家建议年满40岁的人,即使没有症状,最好也进行定期的肠镜检查,尤其是以下九种高危人群:①便血、便痛者;②痔疮久治不愈者;③肛门或肛周疼痛者;④肛门有异物脱出者;⑤肛门有肿块突起者;⑥肛门坠胀、排便不净者;⑦肛门潮湿、瘙痒者;⑧腹泻、腹痛、便秘者;⑨家族中有直肠癌病史者。 除了刚出现症状的新患者外,医生着重提醒那些曾经就医确诊为痔疮并经常反复发作的患者,千万不要痔疮药一用就是十几年,一定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排查病情是否发生变化。二者除了症状相似外,临床观察发现,痔疮局部反复发生炎症、水肿、感染等慢性刺激可能是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无痛肠镜新突破 随着无痛内镜的发展,肠镜检查技术也有了很大突破,由澳大利亚诺贝尔医学奖得主BarryJ.Marshall提出的“双镜联检”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肠镜检查技术之一,已被誉为国际肠癌诊断金标,该技术可对整个肠道进行3D交叉式联检,不仅将肠癌早期诊断率提高到97.9%,还可对近70种肛肠疾病进行快速诊断。与过去肛门镜、肠镜、肛门指诊等方式相比,以“双镜联检”为代表的微创技术简便快速、安全性高、诊断率高,而且也极大地减轻了检查过程中的痛苦。 胃镜篇 中国和邻近的韩国、日本都是胃癌高发区域,我国胃癌的现状是发病率高,但早期诊断率低、生存预后较差。胃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同时,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饱受胃病之苦,因此「胃镜」已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了。可是关于胃镜,你真的了解么?所谓胃镜,简言之就是一个带有摄像头的纤维软管。检查时,通过嘴或者鼻子,纤维软管进入消化道,医生能通过此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表面粘膜,同时观察是否有溃疡、异常隆起的包块、曲张的血管。 胃镜检查需要注意啥? 不少人听闻做个胃镜特难受,吓得「谈胃镜色变」,的确,胃镜检查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恶心、上腹部牵拉感及胀痛,其实不用过于紧张,保持放松及按照医生嘱咐配合即可,而且随着胃镜的推广、普及、新型经鼻胃镜的出现,检查中的不适感已大大降低,绝大多数人都可接受胃镜操作。当然,如果对疼痛敏感、操作恐惧及普通胃镜不耐受病人可选择静脉麻醉的无痛胃镜。 检查前后你需要了解: 检查前你需要了解: 若检查安排在上午,检查前一天晚饭后就不要吃东西了; 若检查安排在下午,早饭可以吃流质或少渣食物,午饭禁食。流质食物具体是指:各种汤类,清淡一些的粥,肉粥菜粥都算。少渣饮食:是指避免含纤维素多的食物诸如蔬菜中的芹菜、粗粮或者太硬的食物; 年老、体弱者可以静脉滴注或通过口服喝葡萄糖等方式来维持能量; 抽烟的人,在检查前一天应停止吸烟; 有活动假牙的人,检查前应取下假牙。 若是选择做无痛胃镜,检查前4~6小时不能喝水,术前应完成麻醉访视及评估; 检查后你需要知道: 检查完成后早期可能会感觉到腹胀、疼痛以及感觉有东西在胃里不舒服,还可能会打嗝,不过别太担心,一般情况下这些症状会逐步缓解,医院休息观察半小时左右再离开; 活检病人早期尽量以流质饮食为主,不吃刺激性食物; 内镜下治疗(息肉切除、包块剥除、血管套扎)完成后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不能吃东西,老年病人目前多数住院治疗需遵医嘱。 哪些人需要做胃镜检查? 来对照看看,若是有以下情况,医院进行胃镜检查: 经常地吞东西困难、上腹部疼痛、不停打嗝、反酸、明显饱胀感; 不明原因呕血、大便呈黑色,不明原因腹痛(反复疼痛并且位置不明确),结合病史,建议胃肠镜一起检查; 肝硬化等疾病需完善食管、胃底等并发症评估患者; 胃癌、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肿瘤术后,需定期随访患者; 胃癌高危人群:直系亲属得过胃癌,以前的检查显示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早期胃癌; 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目前指南及相关研究认为胃镜可增加胃癌的诊断,但并不减少胃癌导致的死亡,日本同样并未将其作为大众胃癌筛查项目推荐;就个体而言需要结合症状、经济条件、心理接受程度等综合决定。 如何看待胃镜报告? 一般胃镜后很快即可拿到胃镜报告,但需注意是否进行组织活检。 是否活检由操作医生结合临床经验进行判断,一般对可疑组织取活检,进行组织检查判断性质。 若未活检,不管报告描述程度如何,均是炎症不同表现,医生结合症状、是否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程度决定是否治疗及治疗方案,不必过于担忧。 若有活检,建议结合组织病理报告一起判断及就诊。若组织病理报告单显示癌症,医院完善检查评估进一步诊治。 若报告单显示为各类胃炎,报告单上会出现诸如「粘膜急慢性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肠化生、低中度不典型增生」等字样。 前三者需结合症状、是否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程度决定治疗方案,普通炎症多数可恢复,萎缩性炎症可控制或部分缓解(对于部分老年人而言,萎缩性胃炎可能是正常的)。 肠化生为萎缩性胃炎基础上的另外变化,需引起注意,但同低中度不典型增生一样,不必过度担心,也没必要短时间内多次反复胃镜检查,常规建议定期复查。 总之,身体自己多注意,不要过分恐惧胃镜检查、担心身体不适,同时也别对于自身身体状况变化掉以轻心,科学理性看待胃镜及胃部疾病,正确认知检查和疾病。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