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消化科成功为患者行十二指肠球部巨大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完整切除病变,术后无明显出血,恢复良好,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患者徐先生,49岁,近一年来反复腹胀、腹痛,医院接受慢性胃炎治疗,病情有好转,而今再次腹胀、腹痛,最后在我院收治入院。入院后经过胃镜检查结果提示为十二指肠球部息肉,该息肉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大小约1.0*1.5cm广基息肉,需要及时进行手术切除,以防止进一步病变。但由于球部肠壁组织较薄,血管丰富,且该病例中息肉是较大的广基息肉,在内镜下切除,易大出血、创面大,稍有不慎会发生穿孔状况,属于高难度治疗技术。

经过详细的术前准备,由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消化内科专家陆其明主任医师在内镜诊疗中心李继福主任的医护团队的协助下,运用圈套器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术后创面平整,无明显出血。经消化内科全体医务人员的照护,现患者病情平稳,已出院。

EMR是指不伤害肌肉层以下组织的前提下,使用内镜将粘膜层切除至黏膜下层的深度并回收所切除组织的技术,能更准确、更完全的切除良性肿瘤(包括早癌),相比传统手术能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创伤,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成为良性肿瘤、早癌和临界病变的首选诊疗方法之一。

我院消化科李继福主任介绍到我国早期胃癌诊断率较低,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或晚期。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定期检查的习惯,没有早筛查、早诊断,等到出现明显症状再去就诊时,往往为时已晚,不管采取何种治疗手段,疗效、预后较差,使家庭和社会承受沉重负担。究其原因是胃肠癌早期诊断率极低,让人十分痛心。

因此,强烈建议大家做好早期消化道癌症防治。

一、胃癌

胃癌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有慢性胃病史,长期吃腌制食品,长期吸烟史,长期大量饮酒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每年一次的胃镜检查。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一旦出现上腹部不适、心窝隐痛、食后饱胀感、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经常呕吐隔夜宿食和不含胆汁的胃液,或有大便呈黑色柏油样等症状时,也许胃癌已经发出预警信号。

二、肠癌

若大便习惯改变,原来有规律的大便突然增多或减少、腹泻、排便不尽等;性状改变,大便变扁、变细或不规则等这些症状都是预警信号。

对于5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如结肠息肉病史、大肠癌家族史、高脂饮食、肥胖、不爱运动久坐一族等人群,建议进行每年一次的肠镜检查。一旦有消化系统的异常表现,如腹痛、腹泻、大便中有黏液脓血等情况时,应及时引起注意。

三、嘉兴地区属息肉(良性肿瘤)高发地区,恶变机率高,提醒大家做到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赞赏

长按







































哪家白癜风医院权威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jg/77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