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消化系统

治疗肠胃功能紊乱、消化系统疾病

1、胃

1)解剖位置

位于腹腔左上部分,小部分位于腹上部。

2)生理功能

收纳食物,调和食物和分泌胃液的功能。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1跖趾关节近心端约一拇指宽的幅度,在甲状腺反射区的近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或拇指推按法)。向心性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急性胃肠炎、恶心、呕吐、胃酸过多、厌食症、消化不良等。

2、十二指肠

1)解剖位置

位于上腹部偏右,在第12胸椎至第3腰椎的水平面上,上端续于胃的幽门,下端在升部续于空肠,长度相当于本人12个手指的指幅(约25-30厘米),因此得名十二指肠。全长呈“C”形,包绕胰头。

2)生理功能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胃反射区的近心端,在第1跗跖关节处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或拇指推按法)。向心性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十二指肠炎症、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厌食症、腹胀、糖尿病等。

足部节肠反射区

1、横结肠

1)解剖位置

在右季肋部起自结肠右曲,先向左下前方,再向左上后方形成了一个弓形弯曲后,于左季肋部在脾的下端,再从后向前下弯曲形成脾曲(结肠左曲),而续于降结肠。

2)生理功能

储存新陈代谢产物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1-5跖骨底部与第1-3楔骨、骰骨交界处所形成的带状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右足按摩方向:从外向内刮按4至5次。左足按摩方向:从内向外刮按4至5次。

5)适应症

便秘、腹胀、腹痛。

2、降结肠

1).解剖位置

在脾门处起于结肠左曲,沿左肾外侧缘和腰方肌前面,降至左髂嵴处移行为乙状结肠,长约20厘米。

2).生理功能

储存新陈代谢产物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左足底第5跖骨底部,经骰骨外侧至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带状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向心性按摩4至5次。

5)适应症

便秘、腹胀、腹泻。

3、升结肠

1)解剖位置

从盲肠上端开始,沿腰方肌及右肾前方至肝右叶下方折向左前下方,移行为横结肠,移行处形成的弯曲叫肝曲或结肠右曲。长约15厘米。

2)生理功能

储存新陈代谢产物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右足迥盲瓣反射区的远心端至第5跖骨底部所形成的带状区域,或者位于小肠反射区的外侧带状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或拇指推按法)。离心性推按4至5次。

5)适应症

便秘、腹痛、腹胀。

5、直肠

1)解剖位置

位于盆腔内,为消化管的末段,全长约12-15厘米,上端在第3骶椎处接乙状结肠,沿骶骨与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而终于肛门。

2)生理功能

储存新陈代谢产物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带状区域。其中含乙状结肠反射区。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或拇指推按法)。从外向左刮按4至5次。

5)适应症

直肠炎症、痔疮、便秘等。

6、肛门

1)解剖位置

位于盆腔内,直肠的终末端。

2)生理功能

新陈代谢产物向体外排泄的通道。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直肠反射区的末端,在拇展肌的外侧缘所形成的区域。在右足相对称的位置,也是肛门的反射区。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定点按压4至5次。

5)适应症

直肠炎症、肛裂、痔疮、便秘、痔疮出血、肛周湿疹等。

7、盲肠

1)解剖位置

位于右髂窝内,它是大肠的起始端,也是大肠中最短的一段,长约6—8厘米,盲肠与迥肠末端相连,向上续于升结肠。

2)生理功能

储存新陈代谢产物的场所。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右足跟骨结节的前方,足底的外侧,第4、5足趾之间的垂直线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单食指扣拳法(或拇指推按法)。定点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腹胀、腹痛、便秘、消化不良、阑尾炎及其切除术所致腹痛。

8、迥盲瓣

1).解剖位置

迥盲瓣位于迥肠与盲肠交界处,在右髂窝内,盲肠与结肠交接的下缘有两个迥盲瓣,由迥肠开口向着盲肠的内侧面。

2).生理功能

当大肠发生逆蠕动时,防止大肠内容物逆流,还可控制食糜不致过快流人大肠,以使食糜在小肠内得到充分消化和吸收。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右足底跟骨前方靠外侧,在盲肠反射区的远心端所形成的区域。

4).手法

拇指推按法。定点按揉4至5次。

5).适应症

腹胀、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促进迥盲瓣的控制食糜的功能。

9、小肠

1)解剖位置

上端续于十二指肠,下端与盲肠相接,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全长5-7米,盘曲于腹腔中、下部。

2)生理功能

(1)由于小肠的蠕动、分节运动和摆动,可使其内容物向前推动。

(2)小肠分泌物为肠液,起进一步消化作用。

(3)小肠有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可以消灭微生物。

(4)小肠能吸收养分,供机体能量的需要。

3)反射区位置

位于双足底第1—3楔骨、骰骨至跟骨前缘所形成的凹入区域,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反射区所包围。

4)手法

双指扣拳法。向心性刮按4至5次。

5)适应症

急、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腹胀、腹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不管什么原因,如果此刻你很忙,请你真实的面对你自己,该停一停,给自己充充电,学习学习!

  历史至今所有伟大的领袖虽然有不识字的,但没有一个不学习的!

欢迎吕长波







































白癜风中医治疗方法
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wh/51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