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胆囊息肉的治疗,遭到与胆囊结石治疗一样的待遇,一是观察,二是整个胆囊切除,没有第三条道路可走。

作为保胆医生,不这样认为。胆囊息肉与胃息肉,肠息肉一样,都是可以袪除病灶,保留脏器的。胆囊隆起病变和其他脏器一样都有一定的癌变率,不顾性质一概切除合理吗?特别是现在有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的手段,为保胆囊提供精准依据,有的放矢,更能减少胆囊癌的遗漏。

一般认为胆固醇息肉(葡萄串状,淡黄色),2mm左右,3mm以下,多发性,良性多,用电凝头烧灼,3-8mm,用异物钳夹住息肉根部,电凝后取出,即可保住胆囊。多数认为单个和无蒂息肉是危险因素。在胆囊息肉发现腺癌当中,有多达29%的直径小于10mm,但有些单位将手术指征定在大于10mm是切除息肉的指征,就会遗漏直径小于10mm的胆囊癌变病灶。必须警惕。

胆囊良性腺瘤状息肉,常表现为色质稍红,蒂偏粗,或不明显。我们习惯,根据蒂的宽度和所处的部位灵活处理。术中仔细识别息肉的性质,原则上依据冰冻病理报告的性质决定胆囊是否切除,但腺瘤生长方式质地硬,蒂宽,还是要果断局部切除或胆囊切除,警惕腺癌的前期变化,有时冷冻报告上未见到癌表现,但免疫组化可能发现异常。如一例郑某,女,54岁,因胆囊息肉住院,要求行保胆取息肉治疗,术中见胆囊数个“息肉”样隆起,其中最大的约5×7mm,蒂宽约5mm,质硬,电灼难以摘除,与家属说明病情,同意摘除胆囊,送病理检查。初步报告为腺瘤样息肉,经进一步免疫组化检查,报告:Ki-67(1%+),P53(部分+),CAM5.2(+)。按免疫组化阳性标记特征,(+)指弱阳性,即阳性细胞数在25%以下,提示部分低级别上皮增生,部分高级别上皮增生。说明该患者的胆囊应该切除,而不能一味只追求保胆,留下可能的隐患。

我们建议胆囊保胆取息肉适应征是:

1.直径在5mm以下多数建议观察;坚决要求取出者才考虑,保胆取息肉。

2.直径在5~7mm建议保胆取息肉;

3.直径8~10mm以上劝说病人尽早保胆取息肉。

在人们的印象中,胆囊切除是一个简单的手术。同样,保胆取息肉就更加简单,不过是摘除几个息肉结节而已,其实情况并非如此,有些情况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息肉摘除比取结石难,如有出血可能;息肉蒂太宽时,需切除息肉及周围部分胆囊组织,需在胆囊外壁上定位;有的炎性息肉是由于胆囊倒挂严重,排空障碍而形成非结石性胆囊炎,需要行胆囊底部悬吊,否则症状不能消除,有日后息肉再形成,甚至最后形成结石可能。我们遇到胆囊倒挂严重患者,有进食后腹痛,口苦(胆汁反流)等症状,去除息肉后,症状消失。息肉本身(无嵌顿时)不可能有症状,一旦有症状,无结石,应考虑胆囊解剖上的因素,因此保胆取息肉手术时要适当处理。

病理报告息肉为管状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胆道镜下胆固醇息肉

用调向杆和灯光的变化发现胆囊外壁息肉位置

莫国贤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wh/68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