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检查,你准备好了吗? 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检查方法中,内镜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包括胃镜、肠镜等。 那么,这些检查都适合哪些患者?检查之前和之后有什么注意事项?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胃镜 胃镜可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的黏膜,以确定病变的部位及性质,并取活体组织化验,协助诊断上消化道炎症、溃疡、肿瘤、息肉、憩室、狭窄、畸形或异物等疾病。 适应症: 1、上消化道症状,如烧心、吞咽困难、上腹痛、呕吐等怀疑食管、胃、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 2、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疗后需要随访或观察疗效者。 3、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确者。 4、消化道异物者。 5、需要进行内镜下治疗者,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套扎,胃早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等。 6、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 7、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检查前的准备: 1、检查前一天晚上10:00起禁饮食至次日检查时。 2、年纪较大者需完善心电图等检查。 3、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的患者,需与相关科室医生充分沟通,在医生检查前需停药1周,防止消化道大出血。 4、糖尿病患者检查当日应暂停降糖类或胰岛素。 5、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压药。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由于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仍需禁饮食2小时,2小时后可先饮水,无吞咽困难或呛咳,再逐渐过渡到温软的食物。 2、检查后1-2日应避免刺激性食物。 3、若出现严重的腹痛或黑便等情况,医院就诊。 肠镜 肠镜可以观察包括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盲肠至回肠末端的肠道黏膜,主要用于诊断结、直肠炎症,良恶性肿瘤、息肉、憩室等疾病。 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便血和持续性便潜血阳性。 2、存在下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便秘、腹部包块、大便习惯改变等可疑结直肠疾病。 3、钡剂灌肠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可疑病变不能定性。 4、结直肠肿瘤术后或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定期随访。 检查前准备: 1、同胃镜检查相似,高血压患者检查当日早晨降压药物照常服用。糖尿病患者检查早晨暂停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 2、检查前1天应低渣饮食(如稀饭、面条、面包、鸡蛋羹等),以提高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前1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饮水)。 3、肠镜前需完善的检查同胃镜。 4、肠道准备,根据患者情况医生会为其选择最好的肠道准备方式,如服药或灌肠等。 肠道准备: 由于过多的肠道残留物会在检查时影响医生的判断,因此肠道准备的目的在于清除肠道内容物,充分暴露肠道黏膜以便观察。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若出现轻度腹痛、腹胀为正常现象,与检查时注入的气体等操作有关,无需紧张。 2、若出现严重的腹痛、腹胀或便血,需及时就诊。 3、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后即可进食、水,尽量使用软食,如稀饭、面条等,避免高纤维及辛辣食物。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