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不健康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多,其中胃肠道息肉尤为普遍。由于胃肠息肉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症状,极易被忽视。 01 胃肠息肉危害及对策 胃肠息肉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增生性息肉基本上属于良性病变,仅少数人一旦增生性息肉长大,可引起消化不良、腹痛不适等症状,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癌变。腺瘤性息肉更易引起癌变,但也可预防,如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恶心、食欲不振或有黑便等症状时,医院做胃肠镜检查。 胃肠息肉需警惕 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变风险! 02 胃肠息肉的治疗 ①高频电凝电切术: 为内镜治疗息肉中重要又常见的一种。这种方法利用高频电流将接触到圈套组织产生高热而被烧灼切断,完整快速地切除息肉并彻底止血。此方法不仅操作简便,病人无痛苦,费用低廉,并发症较少,而且能获得整个息肉的病理检查结果。 1.发现息肉;2.热活检钳夹住息肉;3.钳除息肉 ②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MR): 即在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剥离,并用高频电流完整切除。 1.发现息肉;2.于息肉基底部注射,抬起征阳性;3.圈套器套扎息肉基底部 4.息肉切除术后;5.钛夹夹闭创面 ③氩气喷凝术(APC): 1.发现息肉;2.氩气喷凝 ④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⑤热活检钳电凝钳除术: 1.发现息肉;2.热活检钳夹住息肉;3.钳除息肉 03 胃肠息肉高危因素 胃肠镜成为胃肠道疾病诊断治疗的首选手段,也是胃肠道早癌筛查的最佳方法。 以下高危人群应定期行胃肠镜检查。 1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 2原因不明的消瘦、贫血、出现黑便或柏油样便。 3X线钡餐造影或CT、B超检查怀疑胃、食管、十二指肠形态改变或局部增厚等改变时。 4既往患有溃疡病、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病变的患者。 5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结直肠腺瘤、腺瘤样增生的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1~2年一次。 6家族有结直肠癌病史、息肉病史的人2~3年一次。 745~50岁以上健康人群定期3~5年筛查一次。 科室简介医院消化内科是市重点发展学科,由专业门诊、病房及消化内镜室三部分组成。 能熟练、正确诊治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急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并且对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肝炎、重症胰腺炎、克罗恩病等消化系统危急重症的救治有丰富的经验,尤其以无痛苦内镜下诊断及微创治疗为科室特色。 总编辑:李锋王瑜玲 总监:洪耀辉 责任编辑:李小洁 版面编辑:张敏刘金金 供稿:消化内科康恵珍 投稿邮箱:ssytg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yy/114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