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一个疗程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k/mipso_4508645.html 本研究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应用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择期行PD术的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36~75(54.2±5.3)岁;胰头癌39例,十二指肠乳头癌32例,胆管下端癌19例。纳入标准:(1)年龄为18~80岁,性别不限;(2)临床诊断为胰头、壶腹周围或者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均行PD治疗;(3)术前无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性疾病。排除标准:(1)术前诊断慢性胰腺炎、既往有胃肠手术史的患者;(2)合并其他部位肿瘤患者;(3)术前行放、化疗等辅助治疗患者;(4)术前近3个月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类固醇激素患者。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6例及对照组4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及体质指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置管方法 研究组采用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置管方法同插胃管,在手术日早晨用液状石蜡润滑液囊空肠导管后,经一侧鼻腔轻轻插入,插入约55~60am,确认抵达胃腔后,从液囊空肠导管水囊腔注入生理盐水2~3ml,固定液囊空肠导管;PD术中行胃空肠吻合术前,确定液囊空肠导管尚在胃内,如果空肠管已经过胃幽门,将其送回胃内。行胃空肠吻合术后,由术者将液囊空肠管送入空肠输出端约20~25em,鼻贴固定液囊空肠导管。 1.3营养支持方法 两组患者营养总热量及氮量相同,热量按30keal/(kg·d),氮量为0.2g/(kg·d),术前均经锁骨下或者锁骨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两组患者手术当天均给予静脉滴注糖类、氨基酸、水、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照组术后24h开始经中心静脉给予全营养混合液,全营养混合液为糖类、脂肪乳剂、氨基酸、水、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在无菌条件下加入3L袋内配置而成,输注时间为18~22h,连续用至术后第7天;术后第8天开始进食,进食流食3d,半流食3d,无不适可恢复正常饮食。术后第8~11天患者恢复经口进食后,逐渐减少全营养混合液的用量,每天减少1/4总热量的营养液,术后第1l天完全由患者经口进食。研究组从术后第l天开始由液囊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从液囊空肠管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ml+10%氯化钾20ml,20~30ml/h,维持滴注1d;术后第2天采用输注泵从液囊空肠管中注入肠内营养制剂,起始速度为30ml/h,根据患者胃肠道反应情况,可逐渐增至ml/h,其热量不足部分由静脉输注5%葡萄糖氯化钠补充,连续7~10d;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开始经口进食,逐渐减少肠内营养液的用量,每天减少1/4的肠内营养总热量,术后第1l天完全由患者经口进食。为避免营养液冷刺激引起的肠蠕动过速或痉挛,使用电辅助加温器保持肠内营养液温度为25℃至30℃。 1.4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胆漏、胰漏、胃瘫、消化道出血、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比较 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营养支持费用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症发生率为13.1%(6/46)。对照组为15.9%(7/44),(x2=0.,P=0.),见表3。 3、讨论 PD手术时间长,术中切除范围广,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高,为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营养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在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及营养支持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这提示PD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能促进患者肠道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并未增加,这可能是肠内营养增加了内脏血流量,保护肠黏膜屏障,维持上皮的完整性和正常的肠道细菌生态,使人体代谢更符合生理条件;而且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患者的经济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有所减少,是值得提倡的营养支持方式。 液囊空肠导管由胃管和营养管两部分组成,在PD术后既可以进行胃肠减压,同时又可以进行肠内营养。从液囊空肠导管注入营养素,可不刺激胰腺外分泌,有助于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和防止细菌移位。而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可以提前拔除胃管,保留空肠管,鼻腔的双管改为单管,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减少对口腔、鼻腔的刺激。需要注意的是,从液囊空肠导管注入营养素时要用输注泵控制好滴速,遵循入量循序渐进的原则,浓度由稀到浓,使患者肠道能更好地适应,减轻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PD术后早期经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推迟了患者经口进食的时间,可防止术后胰漏、胆漏及胃瘫的发生,一旦发生上述并发症,也有营养供给的保障,避免了再次置入营养管的困难及痛苦。本研究中研究组共发生胆漏1例、胰漏2例、胃瘫1例,改用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营养方式,配合抑酸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PD术后早期经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可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营养支持费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原作者:尹秀芬,谭李军,洪菁,张龙苗,黄伶俐,宋英 原作者单位:医院肝胆外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hl/1034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