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肠镜下发现结直肠息肉的

概率不断增加

那么问题来了:

结直肠息肉是否就是癌症呢?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

医生是怎么说的

什么是结直肠息肉?

结直肠息肉是生长在结直肠内壁的隆起型病变,多因腹胀、腹泻、便秘就诊,常被误诊为痔疮或肠炎。

大部分结直肠息肉是良性的,但其中某些类型有发展为癌症的可能,临床医生通常都会根据具体情况,多建议患者先在肠镜下活检送病理,以明确性质,再决定下一步处理方式。

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病理报告中常出现的

一些医学名词

他们代表什么意思

继续往下看

你就会了解

结直肠息肉的病理报告是如何出炉的呢?

病理科在接收到患者标本后,首先登记核对患者信息,再经过取材、包埋、切片等过程制成常规HE切片,诊断医师在显微镜下通过观察组织的形态特点,判断息肉的性质,最终给出诊断,签发病理报告。如何阅读一份病理报告首先要了解它的“关键词”1、异型增生

根据送检组织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判断息肉是否存在“异型增生”。

异型增生指细胞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增长速度,形状无序且可有异型,并有转变为恶性的风险。

在病理报告中,会指出结直肠息肉的异型程度。

“轻度异型增生”代表程度较低,说明息肉相对安全,不用太担心;

“重度异型增生”程度较高,说明这些息肉转变为癌症的风险较大,需要尽快去除。

2、腺瘤根据息肉在镜下形态主要分为两种: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有的腺瘤同时具备管状和绒毛状的特征,称为管状绒毛状腺瘤。腺瘤分为Ⅰ级、Ⅱ级、Ⅲ级。腺瘤Ⅲ级通常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原位癌),需要及时完整切除,不然可能会发展成浸润性癌。3、锯齿状腺瘤

锯齿状腺瘤的诊断依据:一定程度的锯齿状腺体、未成熟杯状细胞的存在及腺上皮异型增生。

锯齿状腺瘤癌变风险较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在活检报告中得到确诊,需要积极处理。

如何预防结直肠息肉?保持健康饮食和戒烟可以减少结直肠息肉的发生。吸烟已被证明是导致锯齿状息肉的一个高危因素。

高蛋白高脂低纤维的饮食方式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

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

(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年版)》)

面对严峻的癌症防控形势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答案四个字:定期筛查

定期筛查可以在早期发现潜在风险。一旦患者在肠镜下发现结直肠息肉,需要进行活检,送检病理,根据病理结果,积极进行相应处理,降低息肉癌变的风险。

医院温馨提醒:胃肠健康很重要,好的胃肠与你的健康息息相关,所以要注意一旦有胃肠不适症状,医院接受系统的检查治疗。如有胃肠方面的问题,欢迎拨打咨询热线?()?,或者通过搜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tkjmb.com/mbyhl/8949.html

------分隔线----------------------------